近來,新華社區“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紅庄學習點的一門“茶藝品鑒課”火了,教師團隊由新華路街道社區(老年)學校茶藝班學員組成。這門大受居民好評的課程有何魅力?一起走進他們的茶藝課堂。
伴隨聲聲古韻,紅庄居民區學習點正茶香裊裊。“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稱,能夠清熱降火、抗氧化……”新華路街道社區學校茶藝學員陳穎為大家介紹起白茶的功效、特點以及種類。她每講到一種茶,同伴們便會展示茶葉沖泡流程,泡好相應的茶湯供居民品鑒。
淺綠的插花、米色的桌布配上古色古香的茶具,茶席的布置一派清新淡雅之意。茶具的選擇也大有講究,“白毫銀針茶酵素和氨基酸含量高,沖泡水溫不能用過高﹔壽眉含芽量少,葉片較大,因此我們選用保溫性強的紫砂壺。”為了讓課程的體驗感“拉滿”,茶藝班學員每一步都精雕細琢。
看到居民們紛紛沉浸在品茶中,本有些緊張的主講人陳穎滿足地笑了:“我們之前從來沒有過這類教學經歷,得知要來社區上課后,我和小伙伴們熱情投入im电竞、分工協作,從課程安排、茶席設計到備課試講、課件制作一步步打磨,力求生動有趣,通俗易懂。還把各自精心收藏的茶具、茶葉這些‘家底’都翻了出來。”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希望居民們能夠通過我們精心打磨的課程愉悅心情,成為一位愛茶之人,感受茶藝的韻味以及生活的美好。”談起教學初心,成員們這樣說。
據了解,本次系列茶藝課程共分為5課時,分別講授綠茶、白茶、烏龍、普洱、紅茶5類茶。作為長寧區“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的常設點位,新華路街道社區學校和紅庄居民區教學點還充分考慮社區老人居民需求以及時令節氣,開設了《繩編》《編織》等系列課及端午香囊,團扇等主題課。
社區學校學員化身“送課教師”,樂學善用,反哺社區,為社區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學校有四五年學習經驗的老學員主動擔任老師送課上門,以志願服務形式分享和傳播茶文化,與居民雙方教學相長,不僅豐富了社區的師資力量和學習資源,也讓居民的體驗更加多彩。”新華路街道社區(老年)學校副校長姜姚月介紹。
“我們在社區學校學習了茶葉的基本知識與沖泡技能,通過茶藝品鑒課我們又學以致用,將所學教授給社區居民,茶文化就在這樣一次次教與學中傳承。”茶藝班學員班長周曉梅感觸頗深。
“邀二三好友,擇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細細品茶,原來這麼愜意!”一堂課不知不覺結束,居民劉阿姨仍意猶未盡。
居民吳老先生也十分激動:“課程從文化、歷史方面入手,將中國的茶文化系統性地道來,形式也十分豐富,很有體驗感,我這個‘門外漢’也聽得懂。”這次茶藝品鑒激起了老先生對茶文化的極大興趣,“希望以后這類家門口的課程越來越多,讓‘15分鐘社區生活圈’更加美好。”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im电竞